变心的阅读味道

很久没有接触过知名作家亦舒的作品了。

昨天陪妈到某区去买冬至应节菜肴,途经一家书报社,我溜进去瞄了一会,无意间看见亦舒的书。一本是散文,另一本是小说。我不喜欢阅读小说,觉得太累赘了,所以最终选择买她的散文。

散文主要是叙述生活的琐趣事,谈的是作者对生活中某些事的心情感受,字数介于6001500,如果能写得动人,字数虽短也能是篇好文章。

回家仔细阅读了几篇内文,发现久违的亦舒,文笔似乎不如当初的引起我共鸣了。

我把思绪拉回去上世纪的6070年代,那正是我青春时期求学念书的天空。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才刚刚过去10多年而已,一个物资极匮乏的年代,加上我居住的故乡又是小镇,这里所谓的书店,里面的书籍少得可怜。在那个时候,我买不到知名作家的著作,只能从本地报章上的小说版里阅读到亦舒的作品。她每天都会有一篇短篇的生活小品呈现读者眼前,成为我每日例行的精神食粮。

除了亦舒,我记得还有一个叫依达的作家,也是我的偶像,他也同样每天有短篇作品出现在报章的小说版。

那时,我很喜欢他们的写作方式,把每一篇都奉为圭臬,统统剪报珍藏之。对那时代的乡下孩子而言,这已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快餐!

离开学校后,复离开了故乡。初到城里谋生,忙于应付这所社会大学的工作压力,从而疏于再阅读了。只偶尔趁假日偷得浮生半日闲,到市立图书馆里看看书,那也只是随意的翻翻书,主要不过为了打发掉无聊的闲暇而已,并没有了以往的阅读情怀。

往后的漫漫人生路上,我的精神食粮几已断炊!转换过来的另一个景象奇观是:书柜的漫画书多于文学书。这是因为那时的我从事的是与绘画设计有关的广告工作,漫画书成了我工作的灵感来源,故重漫画书更甚于文学书。

转眼30多年过去,竟与亦舒的作品不期而遇,还以为可以重拾少年青春期的阅读之趣;可是残酷的事实告诉我,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会变的,听好了,是“没有任何东西”!

我翻阅了几篇之后,终于觉得很乏味,还有枯燥的感觉,实在阅读不下去了。今天的我已非30多年前的我了,今天的亦舒也非30多年前的亦舒了。

都变了,变得不再熟悉。或者说,不再是那种味道了。


感觉不对,惟有互别苗头。谁也不想改变自己,因为勉强是没有幸福的,不信你就勉强看看吧!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色•戒》观后感——恋上汤唯

在雨季中悸动的心 ——忆亡友

六四天安门事件晋30周年的反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