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, 2015的博文

放下•忘记

同事将近 4 载,突闻她将卸职离开,我心中泛起了不一般的滋味。 当我加入的时候,她已经服务超过半年,职位是会计主任,掌管会所的全盘帐目。 同事之后,渐渐知道她有阴晴不定、喜怒无常的情绪。也许是工作带来的压力所致?又或是家庭问题导致?有时也可能是大姨妈的错吧。 形销骨立的体型,黝黑的肌肤,鼻梁架了副近视眼镜,不高的个子,冷漠的容颜,每天跟小数点打交道,斤斤计较,锱铢无遗,这就是会计的本色也! 许多的同事不喜欢她,许多的同事因她辞职。但是,为她辞职值得吗?这点还需再商榷。 早期我与她也产生过误会,她在别人面前说我是非,在上司面前打我毒针,用难听的言语贬低我,总之就是没有好言。 由于她说我是非的事乃从第三者那边听来的,我不会跟她认真计较。因为来说是非者,也必有其不可告人的机心。所以我听过之后,总是笑笑就算,不愿成为第三者借刀杀人的一个棋子。 我也不是特别能忍的那种人,主要是她说的是非,对我的工作利益并没有造成损失,一切毫无影响,否则的话我不会坐视不理。 在这世上,没有人必须对你好,除了自己的父母。人在江湖跑,哪能不挨刀?所以,对我们不友善的人,是不必介怀的。她对我不好,最终是训练我变得更强大而已,于我并没亏损。 后来,我跟她也言归于好,对她既往不咎。她说过我最难听的是非,早已随一江春水东流去,我们彼此不再积累仇恨了。 做了 4 年的同事,没有爱情也有感情的,因此我决定为她饯行。几个年轻的同事不理解我,大概是奇怪我为何可以对她抛开一切仇恨。这些信仰基督教的同事无法应用耶稣“大爱”的教诲,无法大方的与会计不计前嫌,我也都看在眼里。 容我借此替佛教弘法一下。 这其实是佛教教义所倡导的“放下”。只有“放下”,你的心和肩膀才不再沉重。 佛祖还说了什么来着? “学佛就是静观自己,静观自己就是忘记自己,忘记自己就是视自己为万物之一。” “放下”之后,就是“忘记”。不太过执着于看重自己,不把不愉快的感受夸大,忘记所有该忘记的,就能达到原谅。针对此而言,人的记性太好,有时候未必是好事来的哦。 我没有这么伟大,只不过是藉由教义的教诲,以此实践学习淡化仇恨。我信缘分,每个今生与我们有过关系的人,不论同事朋友,大家能认识与在一起,必是因为一个“缘”字作祟,否则大家只不过是陌路

变心的阅读味道

很久没有接触过知名作家亦舒的作品了。 昨天陪妈到某区去买冬至应节菜肴,途经一家书报社,我溜进去瞄了一会,无意间看见亦舒的书。一本是散文,另一本是小说。我不喜欢阅读小说,觉得太累赘了,所以最终选择买她的散文。 散文主要是叙述生活的琐趣事,谈的是作者对生活中某些事的心情感受,字数介于 600 ~ 1500 ,如果能写得动人,字数虽短也能是篇好文章。 回家仔细阅读了几篇内文,发现久违的亦舒,文笔似乎不如当初的引起我共鸣了。 我把思绪拉回去上世纪的 60 ~ 70 年代,那正是我青春时期求学念书的天空。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才刚刚过去 10 多年而已,一个物资极匮乏的年代,加上我居住的故乡又是小镇,这里所谓的书店,里面的书籍少得可怜。在那个时候,我买不到知名作家的著作,只能从本地报章上的小说版里阅读到亦舒的作品。她每天都会有一篇短篇的生活小品呈现读者眼前,成为我每日例行的精神食粮。 除了亦舒,我记得还有一个叫依达的作家,也是我的偶像,他也同样每天有短篇作品出现在报章的小说版。 那时,我很喜欢他们的写作方式,把每一篇都奉为圭臬,统统剪报珍藏之。对那时代的乡下孩子而言,这已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快餐! 离开学校后,复离开了故乡。初到城里谋生,忙于应付这所社会大学的工作压力,从而疏于再阅读了。只偶尔趁假日偷得浮生半日闲,到市立图书馆里看看书,那也只是随意的翻翻书,主要不过为了打发掉无聊的闲暇而已,并没有了以往的阅读情怀。 往后的漫漫人生路上,我的精神食粮几已断炊!转换过来的另一个景象奇观是:书柜的漫画书多于文学书。这是因为那时的我从事的是与绘画设计有关的广告工作,漫画书成了我工作的灵感来源,故重漫画书更甚于文学书。 转眼 30 多年过去,竟与亦舒的作品不期而遇,还以为可以重拾少年青春期的阅读之趣;可是残酷的事实告诉我,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会变的,听好了,是“没有任何东西”! 我翻阅了几篇之后,终于觉得很乏味,还有枯燥的感觉,实在阅读不下去了。今天的我已非 30 多年前的我了,今天的亦舒也非 30 多年前的亦舒了。 都变了,变得不再熟悉。或者说,不再是那种味道了。 感觉不对,惟有互别苗头。谁也不想改变自己,因为勉强是没有幸福的,不信你就勉强看看吧!

享乐主义的90后

与 90 后的女同事聊天,时常会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冲击,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“代沟”了吧? 她们的人生价值观以游乐为首要。即使银行存折里并没有三头两万的位数,仅挣到足够旅游的费用,也敢义无反顾的掷下去,买机票出国周游,以行动来实践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”这句名言。 人生在世,必须工作。工作是为了挣钱,挣钱是为了过生活。过生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填饱肚子,其次是缴付各类的银行借贷,有了盈余的钱才分配去享乐的部分。每个人 —— 即便已经腰缠万贯,他还是必须每天照顾自己的生意王国,这其实也是工作的一部分。如果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,那表示你即使拥有万贯家财,也还没有达到 “ 赎身 ” 的告别钱奴境地。 每个在上班或在顾自己生意的人,都必须面对随时出现的工作烦琐事,你无法置身事外,必须处理这些突发状况。因此,还没退休的人们,并没有自由可言,都得工作,都为了挣钱。这时候的我们,只能做钱的奴隶,只有委身工作换取酬劳。 钱是赚不完的,只要身子还行,就可以挣钱了。钱要挣到多少才是足够呢?应该是永远不会有足够吧,越有钱的越爱钱,都不自觉的想方设法要挣更多的钱,所以大家都签了卖身契,拼命的工作,最终都成为钱奴。 工作是烦闷的,这不单是因为要处理突发状况,也因为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;所以适时出去旅游,给自己一个放松和充电的 “假退休”状态也是不错的。 90 后的人生价值观也没有错啦。她们工作挣钱之余,不亏待自己。在人生最美好的单身没有牵绊的阶段,尽情的享受,尽兴的狂欢。是为了以后的回忆不留遗憾吧?这只是我的猜想,实际上,我猜不透她们的脑袋在想什么。   她们是新时代的 方趾圆颅 动物,与我们旧时代这些 方趾圆颅动物的想法有出入,虽然同样是方趾圆颅,但是不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