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, 2015的博文

祝卡杜族丰收节快乐!

图片
即将到来的丰收节( Tadau Kaamatan ),是本州原住民卡达山 / 杜顺族( Kadazan/Dusun )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,相当于华人的农历春节或马来人的开斋节。该节日其实是自 5 月 1 日开始延烧,庆祝一个月, 30 及 31 日为高潮。 在以前,丰收节并没有一个固定庆祝的日子,只是在稻穗成熟收割的时期,在各自的村中举办简单的庆祝会;上世纪 80 年代人民党( Parti Berjaya )执政时期,卡达山 / 杜顺族领袖经过会议协商,最后把丰收节固定在每年的 5 月 30 及 31 日,于是就产生了两天拥有州特色的丰收节假日。 卡达山 / 杜顺族为沙巴州最主要的土著族群,人口 65 万,佔州内总人口的五分之一。他们原信奉 ‘ 金诺 - 灵安神 ’ ( Kino-Ringan ),目前则主要信奉基督教,少部分皈依回教。族人分布在本州的聚居点为:根地咬( Keningau )、冰谷( Bingo )、担布南( Tambunan )、摩约( Moyog )、兵南邦( Penampang )、东贡岸( Donggongon )、亚庇( Kota Kinabalu )、斗亚兰( Tuaran )、担波罗里( Tampaluri )、兰瑙( Ranau )等地。 卡达山 与 杜顺原为同一个民族, 70 年代之初,由本州的前首席部长唐纳 · 史蒂文森( Donald Stephens )划分为二派,杜顺( Dusun )是亘古以来就存在的原生派,卡达山( Kadazan )是新生派。我曾为此请教过一位卡达山 / 杜顺友族同胞,这种分派的意义是什么。他告诉我说,两派都是同一民族,说的话音有一些些不同;就犹如华族里的客家、福建、山东人等籍贯之分野罢了。哦,原来如此。那么说,应该还有一个单一的词汇概括这两个分派名词的;比如,所有籍贯的华族都以 ‘ 华人 ’ 一词概括,可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一个民族概括词。 这个驰骋于沙巴疆域,盛产美女的主要原住民族,有着鲜明的特征。男性健壮而豪迈,女性秀丽而柔美。样貌虽有点像华人,却又拥有与华人不一样的文化。 有人说他们的祖先与华人混了种,也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来自台湾的高山族,民族起源说的传闻不一而足,全都是推测臆论,至今还没有确凿的历史依据作为支持。 稻米的丰收,对农耕的卡达山 /

丰收?殁收?

五月,是属于本州原住民卡达山 / 杜顺族的月份,愈近月杪,愈感觉到那股逼人而来的熟悉气氛。 “丰收节”的真正高潮点在 30 及 31 日,一连两天的公假, KDCA 备有许多卡杜族的文化表演以饷游人。本州著名的客家歌王余畑龙,也趁势推出他最新谱就的客家歌曲《我爱华嘉混血妞 / I LOVE SINO KADAZAN 》。 说起这“华嘉混血妞”呀,并非只有余歌王爱,笔者我也爱,而且只要是男人,都爱!在本州的人口中,拥有不计其数的“华嘉混血”者,俨然已经成型为一个独特的族群矣!据统计,本州有 32 个民族,如果把“华嘉混血”者也算作一族,那就是 33 个民族了。笔者的男性亲戚里头,便有大约 10 位的妻子是卡杜族,他们所生的子女,自然也归类为“华嘉混血”者了。 这些“华嘉混血”者,进入华校求学的,大抵还能够操华语或本地主要方言。至于那些进入国小者,已经不会说华语或本地主要方言了,体内也只是徒流着华人的血液而已,习性则跟真正的卡杜族更为靠近。 卡杜族主要信奉天主教,性情温和良善,好客热情,喜种植稻米与菜蔬,为农耕民族。不过,随着居住于首府亚庇附近的卡杜族之祖耕地渐次被发展所蚕食,财团以巨额的金钱利诱之,收购了他们的原乡地,使到他们的稻米之乡也转变成了一个个崭新的住宅区或商业区,乡人则不再耕作,只手握卖地所获的巨款,坐地享福了。 今天,所谓的“丰收”实则名存实亡也,徒留一个纪念日而已!当车子从新开辟的公路飞驰而过,只见两旁广袤的原耕地已不复见稻穗的踪迹,而是长满了绿油油的野草。西装笔挺的发展商站在路边,指着那触目所及的地平线,一脸傲然的对身旁的人说,这片地我买下了,那片也在商谈中,成事后,将发展为一个功能齐全的社区云云。 现在还有从事耕作的卡杜族,恐怕也只剩下内陆这些离首府较为偏远地区的人了。但是,这些经济不发达的乡区,亦面对年轻人渐渐流失的危机。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素质,年轻人纷纷来到城市谋求发展,这本无可厚非,只是,能够留在乡下延续祖辈农耕事业的年轻力量也因此慢慢的消失中。 民族的根基最终抵不过发展的洪流,民族的象征亦湮没于滚滚的红尘中。想不到一个原住民族,竟在自己的土地上消失了! 我想起一句话来:春在花不开,酒醒梦已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