慰籍胶叔们心灵的《华人的困境》何时出版?
大约 40 多年前,那个在位最久的不要脸老不死 —— 独裁者、贪腐教父、卖国贼兼叛国者马哈迪,曾经出版过一本撕裂国家族群关系的书,书名叫《马来人的困境》。 书中描述的华人形象,犹如专干抢劫的索马里海盗般,将本来属于某族的利益掠夺掉,导致他们从此一蹶不振,信心大失,抬不起头来,全族颓废不已,遂造成了整个民族的困境,需要靠拐杖的搀扶才能够站起来。作者追咎责任,主观地认为罪魁祸首是华人,因为没有华人的到来就没有他们的困境,於是叱责华人之声不断。 究其因,是作者本身非纯种的马来人(其父是印度人,其母是马来人)的做贼心虚心态作祟,故害怕人口占了绝对多数的纯种马来人排斥他,阻碍他在党内的地位升迁问题,才燃起了写下这部离经叛道违背大马宪法精神的书来讨好马来人,乞求他们认同的邪念。所谓顺得哥情失嫂意,讨好一边,自是得罪了另一边,於是就等于挑动了国内民族间的敏感神经。 由于此书是具有明显的煽动某族制造仇恨的意图,被当时的首相敦胡先翁下令列为禁书,奸雄还因为思想极端而一度遭该党(巫统)驱逐出去。敦胡先翁退位后,奸雄也修得正果而顺利上位拜相,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立刻解禁自己的著作。记得他当初是以英文来写该书的,所以原来的版本是英文版。后来为了要让英巫文皆不佳,只谙中文的胶叔们也能吸收到他的排外精华,为以后叫华人回唐山做好预谋的准备,就请人把英文版的《马》翻译为中文,企图以此来气一气胶叔们,诱使他们心脏病爆发死掉;实际上,跟英文原版相比,中文版的《马》已经删减了部分更激进的言论。回溯当年,他的策略是成功的,他成功促使华人把他当作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,并以此向马来人剖心明其心志,马来人於是争相的把他捧上了天,视一个杂种为他们民族的救星。 山城客当年还只是个年轻英俊的小胶孩,正经历着血气方刚精虫上脑欲火焚身冲动叛逆的青春时期煎熬,由于看书看太仔细太较真太入神了,阅读过《马来人的困境》后,气得怒发冲冠咬牙切齿,立刻鄙视地向封面吐了一口唾沫,再把该书撕做两半丢进垃圾桶里,封面的作者奸照则拿去上厕所大号时抹菊花洞洞,请他吃黄蓉糕。正因如此,导致今天我的书架里少了这部藏书,如今想在中年性情比较温和、稳重大度坐怀不乱胸襟已开、阅读不太仔细不太较真不太用神的今天再温故知新,看看自己当年是不是对他的用词有所误会,错怪了他?想跟他补席拜把再交重新做朋友,一起推翻鸡宰相,却也已经不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