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卡杜族丰收节快乐!

即将到来的丰收节( Tadau Kaamatan ),是本州原住民卡达山 / 杜顺族( Kadazan/Dusun )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,相当于华人的农历春节或马来人的开斋节。该节日其实是自 5 月 1 日开始延烧,庆祝一个月, 30 及 31 日为高潮。 在以前,丰收节并没有一个固定庆祝的日子,只是在稻穗成熟收割的时期,在各自的村中举办简单的庆祝会;上世纪 80 年代人民党( Parti Berjaya )执政时期,卡达山 / 杜顺族领袖经过会议协商,最后把丰收节固定在每年的 5 月 30 及 31 日,于是就产生了两天拥有州特色的丰收节假日。 卡达山 / 杜顺族为沙巴州最主要的土著族群,人口 65 万,佔州内总人口的五分之一。他们原信奉 ‘ 金诺 - 灵安神 ’ ( Kino-Ringan ),目前则主要信奉基督教,少部分皈依回教。族人分布在本州的聚居点为:根地咬( Keningau )、冰谷( Bingo )、担布南( Tambunan )、摩约( Moyog )、兵南邦( Penampang )、东贡岸( Donggongon )、亚庇( Kota Kinabalu )、斗亚兰( Tuaran )、担波罗里( Tampaluri )、兰瑙( Ranau )等地。 卡达山 与 杜顺原为同一个民族, 70 年代之初,由本州的前首席部长唐纳 · 史蒂文森( Donald Stephens )划分为二派,杜顺( Dusun )是亘古以来就存在的原生派,卡达山( Kadazan )是新生派。我曾为此请教过一位卡达山 / 杜顺友族同胞,这种分派的意义是什么。他告诉我说,两派都是同一民族,说的话音有一些些不同;就犹如华族里的客家、福建、山东人等籍贯之分野罢了。哦,原来如此。那么说,应该还有一个单一的词汇概括这两个分派名词的;比如,所有籍贯的华族都以 ‘ 华人 ’ 一词概括,可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一个民族概括词。 这个驰骋于沙巴疆域,盛产美女的主要原住民族,有着鲜明的特征。男性健壮而豪迈,女性秀丽而柔美。样貌虽有点像华人,却又拥有与华人不一样的文化。 有人说他们的祖先与华人混了种,也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来自台湾的高山族,民族起源说的传闻不一而足,全都是推测臆论,至今还没有确凿的历史依据作为支持。 稻米的丰收,对农耕的卡达山 / ...